秋访黄柏原

2024年02月22日 字数:1247
■王养潮



  10月下旬,清晨,与友六人,从西安出发,驾车经咸阳,过杨凌,穿眉县,来到太白山脚下。
  山顶上的积雪,昭示着季节转换,印证着太白积雪的神韵。
  雾,飘逸在田间地头,装饰着山。
  车行山间,峰回路转,秋色缤纷。从阔叶林到针叶林,秋色挂在树上,是一面旗帜。整座山,又是一幅画。路上看景的人多了,连路也拥堵。
  这太白山,多珍奇树种。多药材、多珍稀动物。大熊猫、羚牛、金丝猴,深居其中。
  黄柏塬镇上,在人和车的聚集中,吃到了山村口味,豆腐、野生菌、腊肉、魔芋、米饭,对长途跋涉的胃来了个抚慰。清澄的阳光,照射着每一个人,算作秋天的馈赠。
  经过一座桥。从岔路口奔向大箭沟,入沟路已经堵死。久久,终于通行。狭窄的山路,遇到汹涌的人流车流,堵是必然的。
  买过票,订过一家农家乐住宿,汽车得以进入沟道。
  一路上,电瓶车与汽车相遇,小心避让方可通过。
  涛声和山峦,秋色和鸟鸣,褒奖着奔波的游人。
  民宿三五里一个。车行了七八里路,终于找到一个叫艺缘的民宿。仅剩的三间标间,为我们留着。怪先生一看,有点简陋,就是招待所的样子。山沟野凹,有住处已经不错了。
  放下行李,迫不及待地驾车游览。
  沿河而行。水,清澈,源源而来,流过弯道,流过石滩,流过木桥,形成瀑布,形成深潭。水声,响彻山谷,与鸟鸣呼应,听醉了游人,连山峰也笑出了红黄绿的美颜。
  回到旅社。一支摩托队停在路边,旅社一时人气暴涨。老板娘也从景区门口营销归来,有点驼背的男老板忙着招呼客人。一桌客人正在吃,一桌客人已经点餐。我们点过餐,肚子不饿,就在屋内打起扑克。
  山间之乐,在山水,在秋色,在清风,在忘忧,在意气风发。
  不觉夜色已晚。驼背老板端上土鸡烧土豆,立即勾起馋涎。山野菜,竹笋,腊肉,土鸡蛋……老板最好的菜上桌,怪先生自带家酿药酒。大快朵颐,开怀畅饮。
  黄柏原的秋夜,好友聚集,把酒临风,喝五吆六,此乐何及!
  最后一批客人睡了。在老板夫妇准备明天早点的奔忙中,我们离开餐桌,出门散步。
  夜静,天黑,唯有涛声依旧,行之不远。
  回到旅社,寒冷的房间无法洗澡,刷过牙,和衣而睡。涛声,是最好的催眠曲。很快进入梦乡。
  次日醒来,天已大亮。车窗玻璃上,结上了厚厚一层冰。沿河散步片刻,吃过锅盔、苞谷糁,就着辣子、土豆丝。
  早餐后出发返程。
  另觅新路,返回太白县。
  旭日初升,车少人稀,风景如画。山谷,河流,吊桥,山顶的针叶林,五颜六色的树叶,恍若新疆喀纳斯,又如西藏林芝,错当四川九寨沟。
  遇到了核桃坪,原始森林景区。坐上电瓶车,来到了十里画廊。
  河水,流淌着浪漫,山岳挺拔着华丽,草木倾诉着爱恋。人,漫步其间,心都要化了。
  一座吊桥,跨越河流,连接两山,桥两侧扎着铁丝防护网,防止晃桥时有人落水。浮桥晃动,山颠地晃,水中倒影似乎也在晃,人有一种癫狂的兴奋和恐惧,其乐无穷。
  返回太白县城,吃了太白老菜十大碗。大碗,清香、厚重,绝对的西岐口味,厨师送了自泡的药酒。正是“吃在西岐,醉在太白”。
  归途路上,买了太白大白菜,一块钱一个,每人两袋八个。白菜,寓意发财。
  赏了黄柏原的秋色,带了太白的大白菜,这个秋天,当无遗憾了。
网站备案号:陕ICP备060079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