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的味道

2024年02月26日 字数:1615
   ■翟红芳
  春节是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冬去春来,寒暑易节,人需要犒劳自己一年的辛劳,也需要激励家人奔向更好的年景,过年就有了不同于以往节日的味道。年前除尘清洗、购置年货、煎炒烹炸,游子风尘仆仆回家团聚,年的味道便缕缕飘来。到了除夕,窗外鞭炮震响、焰火绚烂,吃着干果、看着春晚、怡然守岁,年的味道也就四处弥漫开来。
  走亲访友联络感情是过年最传统的仪式。忙忙碌碌的日子,纷纷扰扰的生活,亲情友情平日里似乎也无暇顾及。利用过年聚一聚,说说过往,拉拉家常,谈谈外面的世界,觥筹交错中,年便飘出了团圆、甜蜜、其乐融融的味道。
  社区广场上喧天的锣鼓已经响起。红红火火的秧歌队载歌载舞,喜气洋洋的大头娃娃呆萌可爱,踩着高跷的生旦净末丑登台亮相,一条金龙上下翻飞、盘旋飞舞,热闹的社火吸引了四面八方的脚步,锣鼓更加激情昂扬,敲出了新年里喜庆、热闹、祥和的味道。
  夜幕降临,坐上地铁去大唐不夜城感受一下年的味道。三年的口罩严寒,凝固了年的喜庆,如今严寒渐远,不妨去最热闹的地方感受一下烟火的回归。下了地铁,涌动的人流像是赶着去参加一个盛大的集会,三五步一个交警,拿着大喇叭忙碌地疏导交通,我们不由自主地被人流裹挟着向前。
  到处都是人头攒动,一半的人都穿着唐装汉服,我们恍惚间好像穿越到了大唐长安。街道两旁的柿子树招摇着满树火红的柿子,走近一看,原来是橘红的灯笼。灯火璀璨的店铺里,穿梭着环佩叮当的美女和羽扇纶巾的俊男,租售唐装汉服的店铺最是红火,一下子把不夜城装扮成了大唐。
  一不小心被人群簇拥进了唐诗的世界,一串串发光的唐诗缀满枝头,李白仿佛从《长安三万里》中飞来,在年的喜庆里癫狂地大声吟诵着《将进酒》,孟郊也春风得意马蹄疾,赶来看长安年的热闹。此时的我也仿佛化身成为唐朝的女子,追随着我的偶像,和他们一起吟诵“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更多的粉丝则簇拥着,“徜徉”在大唐不夜城诗人的雕塑旁,小孩子忍不住上去摸摸“白居易”的手,捻捻“杜甫”的胡子……他们喜欢唐诗,这些千古流传的诗句让年的味道里飘满了浓浓的诗意。
  大唐不夜城的南端搭建了今年春晚的分会场,游人纷纷过来打卡。这个金碧辉煌的舞台在除夕夜里承载了鼎沸的欢乐,向全国人民展示了“西安年·最中国”,西安年的味道红红火火、热气腾腾。
  电影院里,年的味道是热辣滚烫的。暴瘦100斤的贾玲成了龙年的传奇,她自导自演的《热辣滚烫》感动了无数观众。赢回尊严的拼劲儿,绝地反弹的逆袭,热辣滚烫的人生,热辣滚烫的励志,让人笑中带泪。
  龙年的味道在昆明池里最为浓烈,大门口一条飞龙凌空腾跃、鳞爪飞扬,似乎在向大家昭示——今年是我的主场。园区里,蒲公英的霓虹灯带蜿蜒出一条彩龙,变换着斑斓的色彩,道旁几个萌萌的“小龙人”行走笑卧、憨态可掬,一树树盛开的火红灯笼如游龙般环绕着昆明池,岸上的火龙和水里的火龙交相辉映,将年的氛围感拉得很满、很足。
  一阵锣鼓声响起,昆明池畔的舞龙开始了。十几个小伙奔跑跳跃、闪转腾挪,一条巨龙时而盘旋翻飞,时而凌空腾跃,时而又蛟龙戏水……巨龙的身后表演着打铁花。潜龙腾渊,铁花璀璨,伴随着铿锵的鼓点,舞龙者身姿灵活、动作连贯,舞出了龙的力量和精神,舞出了龙年的吉祥与和谐。
  昆明池的古风花灯节,龙依然是最抢眼的。入口处一条昂首的巨龙金光灿灿,盘旋的龙身延伸成一条长长的灯廊。走过满树垂下的唐诗,就看见龙的九子列队欢迎游客的到来。九个龙子喜气洋洋,造型生动有趣:有的手捧鲜花,有的大眼萌萌,有的大肚圆圆,有的调皮可爱,有的呆萌傻乐……在鲜花丛中,在蘑菇林里,他们笑意盈盈,似乎知道今年他们是主角。头顶各色花灯蜿蜒成“飞龙在天”,引领着我们来到对联的世界。
  火红的灯笼与火红的对联相映成趣,龙年的所有期盼和祝福包围着我们,“龙年行大运”“龙年赚大钱”“龙年喜乐安宁”“潜龙腾跃而起,便是人间春色万里”……龙年甜蜜的味道在这里升腾起来,最浓最酽,醉了眼,醉了心。
  写于2024年2月17日
网站备案号:陕ICP备060079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