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河县第二中学教共体:
“五共”模式撬动教共体深度融合发展
2024年05月31日
字数:907
■记者 奚钦 通讯员 谈吉国 吕重莹
随着安康市在白河县关于紧密型城乡教育共同体试点工作的深入推进,白河县第二中学教共体积极行动,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将教共体改革作为提升区域内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重要抓手,逐步实现了人、财、物的全面统一管理,使得教共体成员真正融合成了一个大家庭。
据介绍,该教共体以“一体化”管理为目标,与成员校共同构建了“师资共用、财物共管、教学共进、文化共融、考核共评”的“五共”管理模式。师资共用是指对教师进行统一的管理和调配,确保教共体内师资力量均衡配置和高效利用,从而提升整个教育共同体的教学质量和教育水平,2024年春季,核心校轮岗1名教师到构朳中学任教,构朳中学轮岗2名教师到核心校任教,1名教师轮岗到宋家中学任教,缓解了各成员校对紧缺学科教师需求的现状。财物共管是指核心校对资金和物资进行集中、统一的管理,成员校参与共同管理财物,按制度使用资金,共享资源,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并确保资源的合理利用,目前,教共体已经开会商议,共筹措资金15万元用于宋家初中操场建设,集中力量解决后山学校硬件建设提升问题。教学共进是指通过同步教学管理,实现教学水平的共同提升和进步。
该教共体落实“健康第一,全面发展”的办学思想和“一切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可持续发展”的办学理念,积极推进核心校的“实”文化,宋家初中的“尚德”文化内涵发展,促进教共体文化共融,考核共评,完善制度,采用统一的标准和方式,确保考核评价的公正性和客观性。目前,白河县第二中学教共体从年度考核、岗位竞聘、职称晋升、绩效发放四项核心管理制度入手,逐步形成统一的管理制度,将工作业绩、交流轮岗、评优评模等与核心制度挂钩,用一个标准管理教共体,让制度化管理成为教共体的管理文化,提升教师对教共体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实现“人”的统一管理。
该教共体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以此次教共体改革试点工作为契机,在上级部门的领导下,进一步加强“一体化”管理,强化“一家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有效解决成员校学科教师不均衡、生源流失等突出问题,努力提升成员校办学水平,确保教共体改革实效落地,真正推动区域内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办好老百姓家门口的学校。
随着安康市在白河县关于紧密型城乡教育共同体试点工作的深入推进,白河县第二中学教共体积极行动,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将教共体改革作为提升区域内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重要抓手,逐步实现了人、财、物的全面统一管理,使得教共体成员真正融合成了一个大家庭。
据介绍,该教共体以“一体化”管理为目标,与成员校共同构建了“师资共用、财物共管、教学共进、文化共融、考核共评”的“五共”管理模式。师资共用是指对教师进行统一的管理和调配,确保教共体内师资力量均衡配置和高效利用,从而提升整个教育共同体的教学质量和教育水平,2024年春季,核心校轮岗1名教师到构朳中学任教,构朳中学轮岗2名教师到核心校任教,1名教师轮岗到宋家中学任教,缓解了各成员校对紧缺学科教师需求的现状。财物共管是指核心校对资金和物资进行集中、统一的管理,成员校参与共同管理财物,按制度使用资金,共享资源,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并确保资源的合理利用,目前,教共体已经开会商议,共筹措资金15万元用于宋家初中操场建设,集中力量解决后山学校硬件建设提升问题。教学共进是指通过同步教学管理,实现教学水平的共同提升和进步。
该教共体落实“健康第一,全面发展”的办学思想和“一切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可持续发展”的办学理念,积极推进核心校的“实”文化,宋家初中的“尚德”文化内涵发展,促进教共体文化共融,考核共评,完善制度,采用统一的标准和方式,确保考核评价的公正性和客观性。目前,白河县第二中学教共体从年度考核、岗位竞聘、职称晋升、绩效发放四项核心管理制度入手,逐步形成统一的管理制度,将工作业绩、交流轮岗、评优评模等与核心制度挂钩,用一个标准管理教共体,让制度化管理成为教共体的管理文化,提升教师对教共体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实现“人”的统一管理。
该教共体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以此次教共体改革试点工作为契机,在上级部门的领导下,进一步加强“一体化”管理,强化“一家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有效解决成员校学科教师不均衡、生源流失等突出问题,努力提升成员校办学水平,确保教共体改革实效落地,真正推动区域内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办好老百姓家门口的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