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炕上的冬天
2025年01月09日
字数:1165
■李阿娟
天稍稍一冷,人就容易想家,想坐在家里的热炕上。
炕是一种北方农村独有的带有烧火排烟功能的,用土坯或水泥板砌成的长方台形寝具。在我的家乡雍城凤翔,人们习惯在炕面上铺麦草和席子,在后院建烟筒,以此存火取暖。
家乡的冬天寒冷而漫长,凛冽的西北风吹到脸上像刀割一样,炕上却永远暖意浓浓,外面再大的风雪都与它无关。炕是女人们的地盘。万物都在休眠,坐在炕上的女人们还在不停地忙碌着。家人身上穿的棉袄、绣了花的枕头、孩子们的布鞋还有女娃们手上戴的筒袖(一种棉花做的环形布筒)都出自一双双灵巧的女人之手。不做针线的,就取些小麦秆放在水中泡软,掐成各种各样的“辫子”,牙牙辫、五股辫能做成草风铃,七股辫能捏草帽……
家里来了客人,招呼的第一句话就是“快上炕”,这是待客的最高礼仪。但也不是谁一来都会坐到上面的,这里潜藏着农村人的人情世故。关系近一点、常来常往或者自家亲戚不由分说掸掸身上的灰尘就上了炕,喝茶、嗑瓜子、吃柿子、拉家常;有正事、急事或者稍生疏点的,即使主人热情招呼也多是坐在炕沿或者沙发上喝点茶、吃些水果,完事儿就走。
在我对于冬天的印象里,热炕始终占据着浓墨重彩的一笔。俗话说“家暖一条炕”,炕是我们数九寒天的根据地,也是家里烟火聚集的福气地。小时候,我常常是书包还没放下就“哧溜”一下把手塞进暖炕的被窝里,边暖手边脱鞋,迈腿上炕。坐在炕上,就像坐在暖炉上一样,整个人瞬间就不冷了。母亲连忙在炕边铺一块油布,把饭菜端来放上,热炕又成了我们的饭桌。吃完饭就该写作业了,靠窗的炕台又变成了我的书桌。
在我学习时,母亲会轻轻摸摸我屁股底下的炕热不热。过热的话,她就揭起被子和炕席让热气散会儿,不热的话就往炕筒里再煨些柴。冬季夜长天短,农村的夜晚更甚。还没吃完晚饭,天就已经黑了,坐在热炕上剥玉米是我们晚间的主要活动。
窗边的炕头是炕最热的地方,对着它的那头最凉。凉的那头放两个小木凳,木凳上支一块长板子,板子上放一个超级大的木柜,那就是我们放衣服的“炕箱”。板子下面的空隙也没闲着,叠成豆腐块的棉被盖上帘子整整齐齐地排放在那儿。写完作业后,我有时会剥一会儿玉米,有时也会躲在长板底下和弟弟捉迷藏。土炕承载了一家人的生活,冬天的日子就这样在热炕上度过。
2003年前后,村子很多人家里都重新盖房,土炕在新式钢筋混凝土的小楼里显得格格不入。人们发现用水泥板做炕面既省时又省力,在水泥炕面贴上漂亮的瓷砖,与新房相得益彰,就这样土炕便彻底消失在了我的生活里。虽然水泥炕的保温性能远不如土炕,却毫不妨碍我们对它的喜爱和依赖,依然把它作为冬天取暖的首选!
有次过年回家遇见了出嫁的发小,我们一起坐在热乎乎的炕上边吃边聊。聊到她家炕烧着受了火灾的时候,她有些难过,她说她二哥后来不顾父母劝阻非要将炕换成床,现在回去总觉得空落落的少了些什么。少了些什么呢?我也有些说不清。
天稍稍一冷,人就容易想家,想坐在家里的热炕上。
炕是一种北方农村独有的带有烧火排烟功能的,用土坯或水泥板砌成的长方台形寝具。在我的家乡雍城凤翔,人们习惯在炕面上铺麦草和席子,在后院建烟筒,以此存火取暖。
家乡的冬天寒冷而漫长,凛冽的西北风吹到脸上像刀割一样,炕上却永远暖意浓浓,外面再大的风雪都与它无关。炕是女人们的地盘。万物都在休眠,坐在炕上的女人们还在不停地忙碌着。家人身上穿的棉袄、绣了花的枕头、孩子们的布鞋还有女娃们手上戴的筒袖(一种棉花做的环形布筒)都出自一双双灵巧的女人之手。不做针线的,就取些小麦秆放在水中泡软,掐成各种各样的“辫子”,牙牙辫、五股辫能做成草风铃,七股辫能捏草帽……
家里来了客人,招呼的第一句话就是“快上炕”,这是待客的最高礼仪。但也不是谁一来都会坐到上面的,这里潜藏着农村人的人情世故。关系近一点、常来常往或者自家亲戚不由分说掸掸身上的灰尘就上了炕,喝茶、嗑瓜子、吃柿子、拉家常;有正事、急事或者稍生疏点的,即使主人热情招呼也多是坐在炕沿或者沙发上喝点茶、吃些水果,完事儿就走。
在我对于冬天的印象里,热炕始终占据着浓墨重彩的一笔。俗话说“家暖一条炕”,炕是我们数九寒天的根据地,也是家里烟火聚集的福气地。小时候,我常常是书包还没放下就“哧溜”一下把手塞进暖炕的被窝里,边暖手边脱鞋,迈腿上炕。坐在炕上,就像坐在暖炉上一样,整个人瞬间就不冷了。母亲连忙在炕边铺一块油布,把饭菜端来放上,热炕又成了我们的饭桌。吃完饭就该写作业了,靠窗的炕台又变成了我的书桌。
在我学习时,母亲会轻轻摸摸我屁股底下的炕热不热。过热的话,她就揭起被子和炕席让热气散会儿,不热的话就往炕筒里再煨些柴。冬季夜长天短,农村的夜晚更甚。还没吃完晚饭,天就已经黑了,坐在热炕上剥玉米是我们晚间的主要活动。
窗边的炕头是炕最热的地方,对着它的那头最凉。凉的那头放两个小木凳,木凳上支一块长板子,板子上放一个超级大的木柜,那就是我们放衣服的“炕箱”。板子下面的空隙也没闲着,叠成豆腐块的棉被盖上帘子整整齐齐地排放在那儿。写完作业后,我有时会剥一会儿玉米,有时也会躲在长板底下和弟弟捉迷藏。土炕承载了一家人的生活,冬天的日子就这样在热炕上度过。
2003年前后,村子很多人家里都重新盖房,土炕在新式钢筋混凝土的小楼里显得格格不入。人们发现用水泥板做炕面既省时又省力,在水泥炕面贴上漂亮的瓷砖,与新房相得益彰,就这样土炕便彻底消失在了我的生活里。虽然水泥炕的保温性能远不如土炕,却毫不妨碍我们对它的喜爱和依赖,依然把它作为冬天取暖的首选!
有次过年回家遇见了出嫁的发小,我们一起坐在热乎乎的炕上边吃边聊。聊到她家炕烧着受了火灾的时候,她有些难过,她说她二哥后来不顾父母劝阻非要将炕换成床,现在回去总觉得空落落的少了些什么。少了些什么呢?我也有些说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