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读陕西省政府工作报告
2025年01月17日
字数:820
2024年 工作回顾
生产总值超过3.5万亿元,增长5%左右。
城镇调查失业率5.3%左右。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393.1亿元。
居民收入增速高于经济增速。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以上。
汽车、有色金属行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8%、16%以上。
太阳能电池、集成电路圆片产量分别增长57.2%、36.7%。
新能源汽车产量达到119.8万辆。
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7%以上。
现代服务业规模超过5500亿元。
接待游客、旅游总花费分别增长14%、16.5%。
科技型中小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分别增长25%、15%。
粮食产量1352.3万吨,再创历史新高。
全省民间投资增长7%左右。
中欧班列货运52.4万标箱,增长21.9%。
全省进出口总值增长12.3%,其中对中亚五国增长48.1%。
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三期主体完工。
西安地铁运营里程超过400公里。
改造城镇老旧小区2622个。
秦岭区域生态修复135.2万亩。
全省PM2.5浓度同比改善7.9%。
镇新增就业43.4万人。
改扩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1255个。
每千人医疗床位数7.75张。
建成养老服务设施1.6万个。
2025年 发展主要预期目标
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
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
5%、6%。城镇新增就业4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2%左右。
粮食产量1300万吨以上。
2025年 部分重点工作
省级重点项目建立分层级分领域包联机制、完成投资5000亿元以上。
开工国能神华煤炭综合利用、延长千万吨炼化等项目。
加快西安高新集成电路、比亚迪二期等项目建设。
力争西延高铁、麟法等3条高速、西安地铁15号线年内建成投运。
加力扩围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
加快发展首发经济、银发经济、平台经济、夜间经济。
能源工业增长6.5%以上。
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达30%左右,制造业增加值增长6%以上。
靶向攻关100项关键核心技术,新增成果转化企业1000家。
落实240小时过境免签适用全省政策。
进出口总值增长5%。
按照“西安研发+周边配套”模式,联动构建关中平原城市群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
县域工业产值增长6%。
完成碑林博物馆扩建工程。
大力发展会展经济、赛事经济。
促进高校毕业生、脱贫人口、农民工等重点群体稳定就业。
持续做好“保交房”“保回迁”工作。
生产总值超过3.5万亿元,增长5%左右。
城镇调查失业率5.3%左右。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393.1亿元。
居民收入增速高于经济增速。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以上。
汽车、有色金属行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8%、16%以上。
太阳能电池、集成电路圆片产量分别增长57.2%、36.7%。
新能源汽车产量达到119.8万辆。
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7%以上。
现代服务业规模超过5500亿元。
接待游客、旅游总花费分别增长14%、16.5%。
科技型中小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分别增长25%、15%。
粮食产量1352.3万吨,再创历史新高。
全省民间投资增长7%左右。
中欧班列货运52.4万标箱,增长21.9%。
全省进出口总值增长12.3%,其中对中亚五国增长48.1%。
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三期主体完工。
西安地铁运营里程超过400公里。
改造城镇老旧小区2622个。
秦岭区域生态修复135.2万亩。
全省PM2.5浓度同比改善7.9%。
镇新增就业43.4万人。
改扩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1255个。
每千人医疗床位数7.75张。
建成养老服务设施1.6万个。
2025年 发展主要预期目标
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
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
5%、6%。城镇新增就业4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2%左右。
粮食产量1300万吨以上。
2025年 部分重点工作
省级重点项目建立分层级分领域包联机制、完成投资5000亿元以上。
开工国能神华煤炭综合利用、延长千万吨炼化等项目。
加快西安高新集成电路、比亚迪二期等项目建设。
力争西延高铁、麟法等3条高速、西安地铁15号线年内建成投运。
加力扩围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
加快发展首发经济、银发经济、平台经济、夜间经济。
能源工业增长6.5%以上。
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达30%左右,制造业增加值增长6%以上。
靶向攻关100项关键核心技术,新增成果转化企业1000家。
落实240小时过境免签适用全省政策。
进出口总值增长5%。
按照“西安研发+周边配套”模式,联动构建关中平原城市群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
县域工业产值增长6%。
完成碑林博物馆扩建工程。
大力发展会展经济、赛事经济。
促进高校毕业生、脱贫人口、农民工等重点群体稳定就业。
持续做好“保交房”“保回迁”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