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川市王益区打好民生保障“组合拳”

优质服务暖民心 办好实事惠民生

2025年01月17日 字数:983
  ■记者 严利君 通讯员 罗速速
  为了让辖区群众生活更幸福,铜川市王益区从群众最关切的事情着手,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寒假临近,孩子去哪儿成为不少家长发愁的问题。在了解到这个需求后,红旗社区积极整合辖区内外资源,依托党群服务中心和多功能活动室开设寒假“旗”遇课堂。
  红旗社区2025寒假“旗”遇课堂于1月15日正式开课,针对不同年龄阶段设置不同的体验课程,包括安全微课、趣味手工、非遗剪纸、课业辅导等,以实际行动回应解决孩子去哪儿的问题。这既可以更好地满足辖区居民对寒假托管的需求,让孩子们度过一个安全又有意义的寒假,同时也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社会实践平台。
  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以及老年人和子女分开居住的问题,王家河街道东风社区在走访中了解到,日常生活中不少空巢、留守、独居老年人存在“吃饭难”问题,社区通过走访问需、聚合资源,打造“一核三点四化”的养老助餐模式,守护老年人幸福“食”光。
  每每吃完饭,老人们围坐在食堂内,也不急着走,打一碗汤慢慢喝着,边暖身子边和工作人员聊天,分享见闻趣事。社区食堂不仅为老人提供了餐食,也为他们提供了闲聊的好场所,老人在这里享受着自己的幸福“食”光。
  冬日,漫步在王益街道军台岭村,宽阔整洁的乡村道路、错落有致的房屋让人眼前一亮。
  作为远近闻名的“红色村”,军台岭村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循着“千万工程”的路子,该村全面整治人居环境,推进农村垃圾、污水、厕所“三大革命”,落实长效管护机制,不断提升村庄“颜值”。
  近年来,军台岭村深挖军台岭战斗精神内涵,打造照金干部学院现场教学点、王益区党性教育基地等,充分利用红色历史文化资源与生态、教育、文化、农业、科技等方面协同发展,走“传统产业+特色文旅”的发展路子;同时,抓实网格化管理,提升村民“幸福感”,构建“线上+线下”服务模式,不断延伸网格“长度”,及时、有效、妥善处理村内各类大事小情,做到家庭情况清、人员类别清、区域设施清、矛盾隐患清,让“小网格”在推进乡村治理中发挥“大效能”。
  总投资248万元、占地80亩的军台岭、塬畔双村联动车厘子示范园,是军台岭村积极探索村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径,打破以往简单入股分红、完全依赖合作企业的产业发展模式,依托军台岭村红色文化资源和塬畔村大樱桃品牌优势,自主建设运营示范园,提升村集体参与市场经营的能力,为村集体经济发展探索了路径、做出了示范。
网站备案号:陕ICP备060079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