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守神”之作
—— 读丁小龙《空相》
2025年01月17日
字数:882
■袁媖
丁小龙是个优雅的写作者,这在他的新书《空相》里表现得尤为明显。阅读《空相》,仿若在看芭蕾舞剧、在听钢琴曲、在博物馆与汉代陶俑对视,或是在春山古寺偶遇一株洁白硕大的玉兰花。《空相》的优雅在于作者精神的高蹈。
《空相》收录了丁小龙2020、2021、2022三年来发表在杂志上的14个中短篇小说。14个小说,却并非14个故事——丁小龙重视的是小说的精神性,因此可以说这14个小说其实是十四次思想的瞬间、十四种思考方式、十四次情感与逻辑的纸上演绎。
第一篇叫《浮休》,名字来自《庄子·刻意》。“其生若死,其死若休”,那所谓的“浮休”,其实就是言“生死”。《庄子·刻意》篇属于《庄子》外篇,相比于《庄子》内篇的《逍遥游》《齐物论》《人间世》《大宗师》名气小得多,即使与同为《庄子》外篇的《秋水》比,引用率也低出较多。
但《刻意》篇,主旨在于“养神”,这大概是丁小龙会注意到《刻意》篇的缘由。何为“养神”呢?要纯净,要虚静,要无为,要依乎自然而行。“养神”的目的在于“守神” —— “纯素之道,唯神是守。守而勿失,与神为一。一之精通,合于天伦。”丁小龙这一部始于《庄子》的小说集,就是一部“守神”之作。《空相》里的主人公,大都已经度过“养神”阶段,或者说,《空相》里的主要人物,他们至少都懂得了“养神”,因此对他们来讲,难的是“守神”。而《空相》,写的正是这种“守神”之难。
正因为《空相》里的人物已经经过了“养神”阶段的淘漉、清洗,因此,他们会困惑而不堕落,会哀伤而不失控,会琢磨己身而不会引火他人,他们会把生之孤独圈禁在隐秘的范围,以肉身承受孤独的噬咬而能保持情志不倾覆。
《空相》从始至终展示了教育、知识、阅读、书籍、音乐储存在个体身上的力量,这让任何一个从“孟庄”而生的主人公都有玉质的温润光泽。读这样一部小说,于读者来讲,亦是“养神”与“守神”的过程。
书籍简介
《空相》,丁小龙著,由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作品集中体现了作者关注人类存在的困境与探索艺术无限可能的创作追求,集先锋性与传统性于一体,文字具有作者一贯追求的韵律美。作品构思新颖巧妙,延续着作者对小说结构与形式的重视,具有相当浓烈的探索意味与精神价值。
丁小龙是个优雅的写作者,这在他的新书《空相》里表现得尤为明显。阅读《空相》,仿若在看芭蕾舞剧、在听钢琴曲、在博物馆与汉代陶俑对视,或是在春山古寺偶遇一株洁白硕大的玉兰花。《空相》的优雅在于作者精神的高蹈。
《空相》收录了丁小龙2020、2021、2022三年来发表在杂志上的14个中短篇小说。14个小说,却并非14个故事——丁小龙重视的是小说的精神性,因此可以说这14个小说其实是十四次思想的瞬间、十四种思考方式、十四次情感与逻辑的纸上演绎。
第一篇叫《浮休》,名字来自《庄子·刻意》。“其生若死,其死若休”,那所谓的“浮休”,其实就是言“生死”。《庄子·刻意》篇属于《庄子》外篇,相比于《庄子》内篇的《逍遥游》《齐物论》《人间世》《大宗师》名气小得多,即使与同为《庄子》外篇的《秋水》比,引用率也低出较多。
但《刻意》篇,主旨在于“养神”,这大概是丁小龙会注意到《刻意》篇的缘由。何为“养神”呢?要纯净,要虚静,要无为,要依乎自然而行。“养神”的目的在于“守神” —— “纯素之道,唯神是守。守而勿失,与神为一。一之精通,合于天伦。”丁小龙这一部始于《庄子》的小说集,就是一部“守神”之作。《空相》里的主人公,大都已经度过“养神”阶段,或者说,《空相》里的主要人物,他们至少都懂得了“养神”,因此对他们来讲,难的是“守神”。而《空相》,写的正是这种“守神”之难。
正因为《空相》里的人物已经经过了“养神”阶段的淘漉、清洗,因此,他们会困惑而不堕落,会哀伤而不失控,会琢磨己身而不会引火他人,他们会把生之孤独圈禁在隐秘的范围,以肉身承受孤独的噬咬而能保持情志不倾覆。
《空相》从始至终展示了教育、知识、阅读、书籍、音乐储存在个体身上的力量,这让任何一个从“孟庄”而生的主人公都有玉质的温润光泽。读这样一部小说,于读者来讲,亦是“养神”与“守神”的过程。
书籍简介
《空相》,丁小龙著,由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作品集中体现了作者关注人类存在的困境与探索艺术无限可能的创作追求,集先锋性与传统性于一体,文字具有作者一贯追求的韵律美。作品构思新颖巧妙,延续着作者对小说结构与形式的重视,具有相当浓烈的探索意味与精神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