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旧石器调查取得突破性进展

2025年03月26日 字数:714

  单家湾遗址。


  考古人员在单家湾遗址发现的手镐。
  (以上照片来源:陕西省文物局)
  
  阳光讯(记者 王怡纯)3月24日,记者从省文物局获悉:陕西省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旧石器专项调查工作队在安康的调查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在此次调查中,新发现旧石器遗址点16处,采集石制品1000余件,通过普查初步查清了安康地区旧石器遗址的分布规律,廓清了该地区遗址的地层埋藏年代序列,基本查明了该地区石器工业技术演化的面貌,并基本证实了古人类在安康地区生活的年代不晚于距今80万年至70万年前,并一直延续到距今二三万年之间。
  安康旧石器遗存丰富,但其地理位置独特,此前一直缺乏系统的旧石器考古调查。
  在本次调查中,崔家湾遗址收获颇丰。考古人员在该遗址的4个片区中共采集石制品100余件,不仅有石片、石核、刮削器等,还有1件极为精美的手镐。省文物局工作人员表示,这是目前在安康盆地发现的加工最精致的手镐。崔家湾遗址石制品类型多样,涵盖小型石英石片刮削器、重型石英岩刮削器等,反映出该遗址复杂多样的石器加工技术。崔家湾遗址是安康盆地发现石制品数量最多的遗址,为区域石器工业研究和考古工作提供了重要线索。
  考古人员在月河流域的单家湾遗址发现石制品近100件。石制品类型组合丰富,除了石核、石片以及各类小型修理工具,还可见重型刮削器和手镐。其中,新发现的手镐尖刃锐利,可能存在特殊用途。考古人员还通过对遗址内随处可见的碎屑与断块,分析出该遗址很可能是一处原地埋藏的石器打制场所。
  此外,考古人员还在石泉盆地新发现两处遗址点。该地区发现的多种类型的石制品,展现出了当时多样化的石器加工技术。其中,孙家湾遗址的发现表明石泉盆地的古人类活动区域多位于高阶地,为将来进一步探索古人类的行为模式提供了重要线索。
网站备案号:陕ICP备060079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