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击战队”启动“智慧交通”
西安“空中交警”助力城市交通管理
2025年03月26日
字数:1031

▲“空中交警”穿梭在古城上空,为城市交通管理注入科技动能。

■记者 郭璟霖 文/图
穿梭在古城上空的“空中交警”成为西安智慧交通的一张新名片。3月24日,记者从西安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获悉,西安公安交警创建的无人机“鹰击战队”在早晚高峰期频繁亮相,通过空地协同作战体系为城市交通管理注入科技动能,标志着西安智慧交通建设迈入立体化管控阶段。面对城市交通治理的复杂挑战,西安公安交警以科技破局,率先构建了“巡——查——处——导”四位一体的立体交通管理体系。该系统依托无人机自动巡航、智能调度、数据分析等核心技术,在交通巡查、车辆引导、事故处置、违法取证等场景实现了全流程闭环管理,目前已在高新、经开、碑林等重点区域形成示范效应,覆盖曲江大道、雁塔立交施工段等十多个交通热点区域。
这支“空中特勤队”装备有高清摄像、三维建模、智能喊话等功能模块,在事故处置中展现独特优势。事故发生时,无人机可快速响应,迅速飞抵事故现场上空,凭借灵活便捷、视角独特的优势,第一时间拍摄并记录事故全貌,并在拍摄照片的基础上,利用事故勘查软件,自动绘制出符合公安部《道路交通事故现场图绘制系统通用技术条件》标准的事故现场勘查图纸,为后续事故原因调查和责任认定提供直观、全面的影像资料。同时,无人机还能通过喊话引导涉事故车辆挪移至安全路段或及时撤离现场,有效减少路面拥堵和二次事故的发生。在遇到车辆拥堵、交通事故等紧急情况时,无人机先行飞抵现场进行取证、引导和指挥的优势十分明显。例如,从指挥中心到南二环太白立交桥面事故现场,交警支队铁骑前往时平均需要7分钟,无人机只需3分钟就能抵达,速度提高了133%;从指挥中心到南二环桃园桥路拥堵点,交警驾车需要11分钟,而无人机仅需4分钟,速度提高了约175%。
在日常交通管理中,西安公安交警的无人机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节假日期间,部分重点景区需实施交通管制措施,无人机能够快速、灵活地对钟鼓楼、曲江大雁塔等景区进行管控防线巡查,并实时回传交通状况,助力科学解除交通管制,减少市民出行不便;针对监控盲点,无人机可进行高空监控“补盲”,并同步排查信号灯、诱导屏等交通设施是否出现故障。
为有效应对雁塔立交等重要交通节点微改造工程可能引发的拥堵问题,交警支队还专门设立了“无人机”雁塔立交施工巡查线路。施工期间,早晚高峰期和夜间24时至少进行一次巡查,在空中实时监控施工区域及周边道路,留存路况照片,检查施工围挡等交通设施的布置情况,全面掌握施工现场附近的立体交通状况,为后续交通组织优化提供有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