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银发族”钱包
反诈必修课助力父母识破骗局
2025年03月26日
字数:921

(图片由AI生成)
73岁的退休老师李淑芬仅仅因为接到一个说她孙子出车祸的电话,就差点把攒了一辈子的钱都转给了骗子。公安部称,2023年上半年,针对老年人的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比去年多了42%,每起案件的平均损失金额为13.8万元。在这场“看不见”的战斗中,孩子们应该是保护爸妈“钱袋子”的第一道防线。
骗子的套路:心理战的深度情感渗透
亲情牌陷阱:中国老龄协会的数据显示,冒充子女、孙辈的“紧急求助”类诈骗占了37%。犯罪心理学专家表示,老年人在面对突发情况时,反应要比年轻人慢2.3秒,骗子就利用这个时间差制造紧迫感。
情感荒漠化:北京大学社会调查中心数据显示,独居老年人被骗的概率是正常家庭老人的4.6倍。有调查数据显示,62%的被骗老人接到骗子的关心电话比子女的还多。
建立家庭防护网:四维防御体系
1.科技防火墙:可以给爸妈的手机安装上国家反诈中心APP,自动拦截境外虚拟号码,也可以把爸妈银行账户的提醒短信绑定到自己的手机上(建议选择延迟2小时到账功能),还可以在智能电视上设置“白名单”频道,阻止爸妈观看那些假的养生节目。
2.认知升级计划:每次家庭聚会时,可以花10分钟时间和爸妈玩“反诈情景剧”游戏,也可以制作“防骗台历”,每天更新最新的诈骗案例,还可以在家庭微信群里建立“谣言粉碎机”,及时澄清各类虚假消息。
3.财务安全阀:可以和银行签订“双人确认”协议,规定爸妈超过5000元的金钱交易需要自己通过视频进行确认,并把定期存款转成不能够提前支取的结构性存款,还可以给爸妈设置“防诈保险箱”,大额存单的密码副本由子女保管。
4.情感补给站:每天在固定时间拨打“亲情热线”,填补骗子可能利用的情感空窗期,每月组织家庭活动,建立稳固的情感支持系统,鼓励爸妈参加老年大学课程,建立新的社交圈。
专家建议:技术防护与情感守护的双向奔赴
专家提醒:别光责怪爸妈容易上当,要帮他们提高“防诈免疫力”。子女要定期和爸妈一起回顾理财决策,像教导孩子一样有耐心,帮助爸妈建立“二次确认”的决策机制。68岁的张建国老人识破“养老金认证”骗局后,在社区分享会上说:“孩子们给我的手机里装的不仅是软件,更是放不下的牵挂。”保护“银发族”的财产安全,需要技术防护和情感守护的双向奔赴,让家庭反诈从被动防御变为主动赋能。
记者 郭璟霖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