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阳茯茶的“前世今生”

2025年05月15日 字数:980
   ■西安市浐灞第三小学三年级七班 孙钰
  茶饮被誉为世界三大饮料,也被称为国饮,从“神农尝百草,一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到唐代陆羽改荼为茶,再到茶在宋朝民用,都代表着茶饮文化在中国历史的重要地位。4月26日,在中国茯茶文化博物馆我有幸见证了茯茶文化的起源与成就。
  自古岭北不产茶,何以泾阳出茯茶?带着这个问题,让我们一探究竟。在博物馆的入口处有一面百福墙,一块块整齐排放的“砖”就是茯砖茶,靠近可以闻到茯茶特有的菌香。《诗经·大雅·假乐》有云:“千禄百福,子孙千亿。”百福墙上,雕刻有不同字体的“福”字,象征着茯茶带给人们的美好祝愿。其中还有一段故事,庚子国变,慈禧太后一行逃往西安,在此避难。泾阳富商周莹向慈禧太后进贡了茯茶,因语音相似,太后以为是福气之茶,于是就有了百福墙。
  茶有黄、绿、红、黑、白、青,因发酵程度不同色彩不同,味道也不同。茶还可以修心、修德、养生,含有大量的人体所需养分,于是就有了“宁可一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的说法,可见茶文化在中国的深远底蕴。抗日战争时期,老百姓们送给将士们茯茶、粮草……于是有了“茯茶是安国之茶也是安民之茶”这句话。
  《题泾阳茯茶十八韵》有“六百年前初问世,八千里路尽飘香”,道出了茯茶的源远流长。茶一直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商品之一,因为泾阳虽然被称为“茯茶之都”却并不产茶,于是南方各省县的茶叶被运往泾阳,在此加工成茯茶,再从河西走廊运往关口,经各地茶马司,一小部分在各地流通,另外一部分则运往古丝绸之路集中贩卖,销往西亚、中亚和阿拉伯地区。
  茯茶制作技术含量极高,工序繁杂,要做好一块茶砖或一些茯散茶会有以下工序:开包去杂、剁茶、过箩、比配、熬茶釉、打吊、炒茶、筑茶、锥封、发花、干燥。因为茯茶易于保存,于是就有了许多古茶,比如出土于杨岭的茶,距今2100年左右。因为茶的制作过程中有最关键的一步——发酵,于是茯茶有不少有益菌种,比如冠突散囊菌。2022年,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纳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咸阳茯茶制作技艺作为联合申报项目之一成功入选。
  铭记初心,历经600余年沧桑历史;匠心独运,数十代人的坚守与传承。在中国茯茶文化博物馆,我们见证了以茶圆梦,见证了茶文化代代传承,见证了以茶兴旅。茯茶,不仅在时代的长河中留下了悠扬的韵味,更是三秦大地上一颗璀璨的明珠,连接过去与未来,跨越时空、历久弥香。
网站备案号:陕ICP备060079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