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君县:义诊活动“直通”家门口

服务群众就医“零距离”

2025年06月05日 字数:1392
  ■记者 严利君 通讯员 田亚南
  盛夏时节的宜君县,在山峦叠翠间处处洋溢着别样的温情瞬间。
  “不用出村就能让专家给咱看病,还学到了保健知识,这义诊活动真是太贴心了!”“李大夫,我吃完您上次开的药头不晕了!”在宜君县彭镇湫沟村义诊活动现场,村民们的感慨声中满是对“家门口”医疗服务的认可,也映照出了宜君县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的不懈努力。如今,这种“家门口”医疗服务在宜君县的117个行政村中已是常态,一辆辆满载着医疗资源的“直通车”停靠在村口,正将优质诊疗服务送到群众身边。
  在五里镇贺塬村,县医院急诊科的护士长正通过模拟人演示着心肺复苏术,十几位村民围坐一圈认真学习。“这个‘海姆立克急救法’在关键时刻能救命,大家跟着我一起做!”医护人员一边讲解一边指导村民进行实操,这样的“沉浸式”健康科普方式让晦涩的医学知识变得通俗易懂。
  宜君县以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为核心,构建起了“记录一生、服务一生”的健康管理体系。目前,该县已建立电子健康档案69773份,建档率为99.39%,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使用率为91.25%。
  针对行动不便群体,家庭医生团队的医护人员背着便携医疗包翻山越岭,为独居老人量血压、更换胃管,提供“定制化”的上门服务。而该县建立的“彩色健康档案”管理模式则更具创新性,该模式以红色标记高血压患者、以橙色标记糖尿病患者、以紫色标记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以灰色标记65岁以上老年人、以绿色标记0至6岁儿童、以粉色标记孕产妇,通过对“一人一档”进行动态跟踪,让不同群体都能获得精准有效的健康关怀。
  近年来,宜君县各医疗机构、乡镇卫生院组织志愿医疗服务队以进村入户形式开展健康巡诊活动,从专业角度为群众开展健康义诊、测量血压、血糖检测、用药指导、应急救护讲解、政策咨询和健康指导等志愿服务项目,帮助就医群众答疑解惑,确保群众就医及时,让村民们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让“小病不出村、大病有保障”成为现实。
  宜君县五里镇雷声村卫生室的“赤脚医生”田满仓的行医记录本就是他服务群众的鲜活注脚。他用磨得发亮的医药箱和银针守护着村民们的健康,行医记录本上密密麻麻地记着全村186户村民的健康档案。
  有一次,村民张阿姨深夜12点抱着高热抽搐的外孙找上门,田满仓摸了摸孩子滚烫的额头,立刻翻出艾灸盒和退热贴。“别急,这是小儿惊风,先进行物理降温。”田满仓一边用银针刺激孩子的涌泉穴,一边拨打镇卫生院的急救电话。20分钟后,孩子的体温下降了,抽搐情况得到了缓解,张阿姨握着田满仓的手,感激地说:“多亏了您处置及时,不然孩子就危险了!”
  这样的乡村“健康守护神”,正是宜君县构建“县级医院牵头、乡镇卫生院联动、村卫生室兜底”的三级医疗网络的生动注脚。
  从乡村医生到县域医共体,中医药的传承之光到处熠熠生辉。全国“最美中医”孙建平曾任尧生镇卫生院院长,他24年如一日地用针灸和中药为当地群众解除着病痛。他培养的5名中医药人才,如今都成了乡镇卫生院的骨干。在他的带动下,尧生镇卫生院的中医药诊疗量增长了40%,尧生镇也成了远近闻名的“中医特色乡镇”。
  “义诊活动不是终点,而是健康服务的新起点。”宜君县卫生健康局副局长田莉说,“下一步,宜君县将加快乡镇卫生院的设备升级工作,配备新款彩色B超设备、便携式超声机,更新五分类血常规分析仪,新增动态心电监测系统,并完善检查手段,以满足日常检验和体检需求,实现‘家门口’的全流程医疗服务,提升群众的就医体验,让健康服务更可持续。”
网站备案号:陕ICP备060079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