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垃圾
2025年07月10日
字数:944
■冯积岐
在我居住的小区里有四个垃圾回收站,每个垃圾回收站都有几个垃圾回收桶,这几个回收桶分别回收不同的垃圾,诸如: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可回收垃圾、其他垃圾。小区物业设立垃圾站,对垃圾实行分类管理,有利于小区卫生,也有利于环境保护,其用心良苦,可见一斑。最初,小区的业主们大都按照垃圾分类的要求,将不同的垃圾用不同的袋子分装,投进不同的垃圾桶。小区的保洁员也敬业,他们如果发现有人将垃圾混装,便戴上手套翻捡垃圾,将垃圾重新分类,投入属于各自类型的垃圾桶。由此,垃圾有了规矩,有了秩序。然而,这种规矩,这种秩序,没有持续多长时间就崩塌了。小区向垃圾填埋场运送垃圾的只有一辆小车。到了垃圾回收时间,小车的司机便将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可回收垃圾以及其他垃圾搅混在一起,装在了同一个垃圾车厢中了。业主们和保洁员的良苦用心如同垃圾一样,被填埋了。当业主们发现,他们将垃圾分类分装只是白费工夫,于是,他们不再将垃圾认真分类,只是将垃圾混装在一起随意扔进垃圾桶。尽管垃圾站的每个垃圾桶前依然标示着: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可回收垃圾、其他垃圾这些面孔严肃的汉字,这些汉字的意义也如同垃圾一样。
这是谁之错?是业主们吗?不是的。是拉垃圾的司机吗?也不是。四个垃圾站只有一辆拉垃圾的车,拉垃圾的司机每天要把产生的垃圾运送到城市郊外的垃圾填埋场,而运送垃圾的车厢只有那么大,车厢不可能分隔装垃圾,要分装四种垃圾,每天就需要四辆拉垃圾的车。司机对垃圾分类没有义务和责任。业主们也看明白了,并非物业管理人员把他们当猴耍。垃圾分类是上面的要求,物业管理人员明明知道,但是,他们必须搞一搞形式,以形式替代内容。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其实,垃圾就是垃圾,即使细化管理,它们最终都会被以同样的方式处理。就像我们常说的“垃圾人”,无论他们是坑蒙拐骗,还是满嘴仁义道德,他们都是一类人,他们都有人性的缺陷,都是道德上的盲人,都是社会的毒瘤。即使把他们分类、细化,他们的恶习,他们的心理状态,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几乎是一样的,他们同属垃圾型人格。人的德行、作为,以及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是和家庭的影响、个人的修养、生存环境、社会制度等因素分不开的。“垃圾人”要改变自己,只有经过社会的锤打,经过血雨腥风的洗礼,才有可能。
在我居住的小区里有四个垃圾回收站,每个垃圾回收站都有几个垃圾回收桶,这几个回收桶分别回收不同的垃圾,诸如: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可回收垃圾、其他垃圾。小区物业设立垃圾站,对垃圾实行分类管理,有利于小区卫生,也有利于环境保护,其用心良苦,可见一斑。最初,小区的业主们大都按照垃圾分类的要求,将不同的垃圾用不同的袋子分装,投进不同的垃圾桶。小区的保洁员也敬业,他们如果发现有人将垃圾混装,便戴上手套翻捡垃圾,将垃圾重新分类,投入属于各自类型的垃圾桶。由此,垃圾有了规矩,有了秩序。然而,这种规矩,这种秩序,没有持续多长时间就崩塌了。小区向垃圾填埋场运送垃圾的只有一辆小车。到了垃圾回收时间,小车的司机便将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可回收垃圾以及其他垃圾搅混在一起,装在了同一个垃圾车厢中了。业主们和保洁员的良苦用心如同垃圾一样,被填埋了。当业主们发现,他们将垃圾分类分装只是白费工夫,于是,他们不再将垃圾认真分类,只是将垃圾混装在一起随意扔进垃圾桶。尽管垃圾站的每个垃圾桶前依然标示着: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可回收垃圾、其他垃圾这些面孔严肃的汉字,这些汉字的意义也如同垃圾一样。
这是谁之错?是业主们吗?不是的。是拉垃圾的司机吗?也不是。四个垃圾站只有一辆拉垃圾的车,拉垃圾的司机每天要把产生的垃圾运送到城市郊外的垃圾填埋场,而运送垃圾的车厢只有那么大,车厢不可能分隔装垃圾,要分装四种垃圾,每天就需要四辆拉垃圾的车。司机对垃圾分类没有义务和责任。业主们也看明白了,并非物业管理人员把他们当猴耍。垃圾分类是上面的要求,物业管理人员明明知道,但是,他们必须搞一搞形式,以形式替代内容。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其实,垃圾就是垃圾,即使细化管理,它们最终都会被以同样的方式处理。就像我们常说的“垃圾人”,无论他们是坑蒙拐骗,还是满嘴仁义道德,他们都是一类人,他们都有人性的缺陷,都是道德上的盲人,都是社会的毒瘤。即使把他们分类、细化,他们的恶习,他们的心理状态,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几乎是一样的,他们同属垃圾型人格。人的德行、作为,以及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是和家庭的影响、个人的修养、生存环境、社会制度等因素分不开的。“垃圾人”要改变自己,只有经过社会的锤打,经过血雨腥风的洗礼,才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