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安县纪委监委“点题监督”

让“绿叶子”成为群众增收的“钱袋子”

2025年08月26日 字数:1222
  ■记者 韩建军 通讯员 刘婷
  日前,记者走进了镇安县米粮镇莲池村烤烟种植基地。这里刚刚雨后初晴,连片的烟田碧浪翻滚,硕大的烟叶在阳光下泛着油光。烟农们正忙着采收、编竿、装炉,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今年烟叶长势喜人,预计烘干后亩产在100公斤以上,亩产值能达4000余元。”莲池村烟农杨付友抹了把汗,指着不远处的电力烤房笑着说,“多亏纪委牵头解决了烘烤用电问题,现在再也不用担心烟叶烂在地里了!”
  这抹丰收喜悦的背后,是镇安县纪委监委以“点题监督”破题,靶向聚焦烤烟产业全链条关键环节的生动实践。作为镇安县的重点农业特色产业,全县去年的烤烟种植面积达到3.15万亩,覆盖13个镇办的721户烟农,预计产值可突破1亿元。“绿叶子”能成为群众增收的“钱袋子”,离不开监督精准“点题”的保驾护航。
  今年2月至6月,当地持续干旱,烤烟移栽遇到了“卡脖子”难题。县纪委监委当即把“烤烟抗旱保苗”列为监督重点问题,联合农业农村、水利等部门组成专项组,督促应急管理局补全短缺物资,并协调县特产中心筹措44.3万元专项资金精准拨付到13个旱情严重的镇办,让抗旱水顺着管道直抵烟田根须。
  “您家签了多少亩合同?交烟时有没有啥堵心事?”监督组常带着“烟农诉求清单”开展入户调查,他们蹲在田埂上翻合同、核公示,把烟农随口提的难处都记进台账。米粮镇西河村烟农朱书琴一直念着督查组的好:今年8月21日,督查组“点题”核查烟田理赔款时,发现她12亩受灾烟田的1.43万元赔付金被保险公司拖着不付,当即约谈负责人进行督办,一周内钱就到账了。
  县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主任刘方健说,他们按“1个纪检监察室+2个派驻组+3个属地纪委”标准建立了协作区,把土地流转、物资采购、补贴发放等8个关键环节列为“固定监督题”,嵌入式盯进度、查漏洞。今年已围绕这些“监督题”开展了11次联合检查,推动解决了烟田水利设施维护滞后、烤房建设慢等14个“卡壳”问题。
  米粮镇百亩烤烟示范基地的51座新能源烤房正满负荷运转。镇纪委书记杜明记得,去年督查时发现传统燃煤烤房既污染又费钱,当即便把“烤房升级”列为监督题,督促农业农村、烟草等部门争取到612万元项目资金进行改造。今年,全县新能源烤房覆盖率达到了58%,烟农算着账笑说:“烘一炉烟成本降了三成,还没黑烟了!”
  从“田间育苗”到“烤房烘干”再到“收购结账”,“点题监督”的链条越拉越密。针对烟叶收购这个烟农最关心的“题”,县纪委监委推动烟草专卖局建立“阳光收购”机制:等级标准、收购价格、岗位人员等信息全都公示在烟站墙上;给8个烟站的10台电子台秤逐一做计量校正,收购季没有出现一起“秤不准”的事;举报电话就贴在收购点旁,烟农有疑问随时能反映。
  “点题监督,既要精准‘除虫’,更要靶向‘助长’。”县纪委监委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还要围绕烤烟产业深掘“监督题”,让监督的“准度”变成产业发展的“热度”。今年,烤烟产业预计可带动户均增收13.1万元,同比增长5%,这片被“点题监督”护着长大的“绿叶子”,正实实在在变成乡村振兴的“黄金叶”。
网站备案号:陕ICP备060079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