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旗背后的民生密码
汉阴县交通运输局多措并举推进“民生交通”工作
2025年08月26日
字数:1899

■记者 李孝华 通讯员 唐继虎 黄姣姣 文/图
从2024年2月到2025年8月,短短的一年多时间,安康市汉阴县交通运输局先后收到学校、社会团体、群众等各方面送来的锦旗14面。这些锦旗是社会和群众对汉阴县交通局推进“民生交通”工作的认可,更折射出政府部门从“大建设”转变为用“小切口”办民生实事后的成效。
自2024年开始,汉阴县交通运输局聚焦群众出行体验,全力推进交通服务升级,大力实施“民生交通”,以更便捷、高效、优质、安全的服务,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取得较好社会效果。
天堑渐成通途,生命通道即时护航。为破解南部山区雨雪冰冻天出行难题,汉阴县经多年努力争取到凤凰山隧道项目。项目开工后,面对安全生产、生态环保压力大,资金紧张、施工难度高等挑战,汉阴县交通运输局攻坚克难,推行“责任到标段、问题在一线、作风看工地”的“三线工作法”,历时22个月艰辛努力,主洞较原计划提前50天贯通,为如期通车筑牢基础。更让群众暖心的是,为尽早发挥隧道抢险救灾、生命救援的“绿色通道”作用,该局牵头申请在施工阶段临时开通“绿色通道”,供特殊情况车辆临时通行。自2025年8月6日开通以来,这条全天候生命通道已成功保障6例急危重患者转运,切实践行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立足公共交通,升级服务暖民心。汉阴县原有4条公交线路、26个城区公交站点,此前站点缺乏便民设施,无座椅,给老人、孕妇、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候车带来不便。2024年初,汉阴县交通运输局秉持人性化原则,对全县公交站点进行全面升级改造,为26个站点、52个站棚加装便民座椅、遮阳避雨棚等设施,切实改善候车环境,让群众等车时能舒适休息、避日晒雨淋。在该局积极争取下,2024年底,汉阴县新投入了2辆纯电动新能源公交车,大幅提升出行舒适度。同时,针对汉阴县月河南岸四镇群众出行难问题,县交通运输局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于2023年底牵头正式开通了月河南岸公交专线,惠及平梁、城关、涧池、蒲溪等4镇6万余名群众,受到群众一致好评。此外,为更精准地了解群众需求,汉阴县交通运输局通过社区走访、问卷调查等形式,深入了解公交服务薄弱区域的情况,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调整了10处公交站,增设了14处临时停靠点,实现了公共交通服务“最后一公里”的精准覆盖。
聚焦重点群体,暖心护航求学路。汉阴县铁佛寺镇铜钱村地处汉阴县城最北边,距离县城53公里、集镇28公里,该村学生上学放学乘车难、安全风险高的问题一直困扰家长和学校,汉阴县交通运输局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即研究制定学生出行方案,调剂了3辆通村客运车辆,专门按时接送学生往返。同样让城区学生感到温暖的是,2023秋季开学,汉阴县城幼升小学生人数激增,超过城区学校容纳量,200余名一年级学生被分流到县城周边的2所教育集团分校,分校离主城区都有一定距离,如何出行成为了学生和家长最操心的事。得知这一情况后,汉阴县交通运输局主动作为,及时调配公交车辆在固定时段集中接送分流学生,并由交通执法人员护送,整整一学期,风雨无阻,做到了学校、家长、学生三方都满意,社会反响良好。
定制客运暖民心,多元需求巧满足。随着生活节奏加快与出行需求多样化,传统客运在站点、时间安排上的局限性渐显。汉阴县交通运输局积极探索,推出“定制客运”服务新模式,2023至2024年分批投入10辆客车,开通“汉阴至安康”定制客运线路,提供“点对点”“门到门”接送。2024年下半年,针对群众对汉阴直达咸阳机场客运专线的迫切需求,县交通运输局与安康市安运集团多次协商,于2025年2月6日投入4辆9座客车开通直达班线。该线路票价仅97元/人次,较以往下降40%,两条定制线路以优质服务与低成本,迅速获群众认可,成为汉阴交通服务的亮丽名片。
安防工程筑屏障,平安出行有保障。汉阴县乡村公路达2400余公里,多为急弯陡坡、临崖临水路段。因前期资金与自然条件限制,部分农村公路配套设施不完善,安全隐患突出。为保障群众安全出行,汉阴县交通运输局一方面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另一方面向县人大常委会汇报,将农村道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列入全县民生实事。工程以群众出行需求与安全关切为设计依据,实施中及竣工后主动接受县人大代表监督、视察与验收,根据反馈优化方案,严控工程质量。3年来,该局已完成170余公里农村道路安全防护工程,通过完善设施、强化防护,显著改善农村道路通行条件,提升路网质量与安全性能,最大限度保障行车安全,让群众踏上“放心路”“平安路”,切实践行“人民所盼,政府就干”的理念。
汉阴县交通运输局在“民生交通”方面的一系列务实举措,获得广泛赞誉,是群众对交通人从“修路匠”到“贴心人”角色转变后的充分认可,这种看得见、摸得着的民生保障,正是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的最佳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