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无事

2025年10月29日 字数:1145
  ■黄志顺
  周末无事,闲看秋水充盈汉江,读一本关于古巴的书,接送女儿上兴趣班。
  午餐前接到小妹电话,说买的云南“见手青”到了,要不要一起尝尝。“来来来,赶紧,赶紧!”平淡的家常便饭陡然增添了新鲜和刺激。得知将要捎来的新菜,女儿兴奋地在沙发上蹦,还比画着“抓小人”的样子。
  小妹带来的“见手青”外皮呈棕红色,个头比菜市场卖的牛肝菌要紧实一些。后来才知道,它们都属于牛肝菌科。
  先在网上搜了教程,看人家是怎么做的。美食博主们都无一例外地强调一定要煮熟煮透,不然轻则“抓小人”,重则“躺板板”。为了以防万一,我给大妹妹发了条信息:“下午记得给我打个电话。”她在我家附近的银行工作,今天正好值班,不能一起吃“见手青”,正好对我们是个照应。
  妻子戴着手套,小心地清洗着“见手青”,冲刷外表的杂质,削掉沾着泥土的根部。然后按着教程,切成一两毫米厚的薄片。“变色了,变色了!”她的惊呼引来大家围观。刚切开的“见手青”是均匀的米黄色,随后不过几秒钟,一团青色就从根部泛起,像兑了淡墨的花青色滴落在宣纸上,迅速晕染开来。
  彩云之南的人们,英勇无畏地探索着美食的边界。传说中的“见手青”,也撩拨着我们这些外地客的味蕾。曾在云南有过一次深度旅游,那时并不是“见手青”的出产季节。后来,在西安城墙外看到专营云南野生菌的餐馆,因为身有琐事错过了与“见手青”一亲芳泽。对“见手青”的念念不忘,可能是我们把品鉴过程当成一次闯关游戏了,只有闯过凶险的关口,才能抵达美味的终点。这大概正是“见手青”的魅惑之处。
  锅里放了一勺猪油,加入姜、葱、蒜、青椒炒出香味,再倒入切成片的见手青。她们坐在餐厅等菜,隔着厨房玻璃门指挥我放盐,又说都闻到煳味儿了,赶紧加水,又怪我把水加多了,必将影响口感。他们总是担心我把“见手青”炒坏,催着赶紧出锅端上桌来。据说烹煮的时间不能低于15分钟,我慢条斯理地放一点酱油、撒几粒葱花,尽量烹炒足够的时间。
  拖延的结果是锅煳了,作为配料的青椒煎得焦黄干瘪,“见手青”也颜色晦暗,失去了原有的水润和光泽。端上桌来,大家顾不得点评,先捞一筷子细细品咂。所幸,口感还是很不错的。当“见手青”抵达舌尖时,似乎有丝绸般的柔软顺滑,轻轻咀嚼,它又是脆软的,鲜爽的。回味有一点点苦,可能是在锅里炒得太久了吧。
  女儿小米只尝了一片,就放下碗筷。她说,总不能一起“躺板板”吧,还特意叮嘱我“留个样”。着魔的大人们,总是让小孩操心不已。
  午饭后,我们一边回味着“见手青”的美味,一边留意着身体的反应。媳妇在厨房洗碗,叫我快过去。我以为是搭把手呢,她问我:“咋感到脸上发热,你有没有?”我说:“这不是太阳正照着你嘛!”
  大妹妹今天应该很忙,下午六点多才给我回复信息:“让我给你打电话干什么?有事吗?”
  “今日无事,”我回复她:“改天请你吃‘见手青’。”
网站备案号:陕ICP备060079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