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渭南建设成效显著

多部门协同筑牢安全屏障

2025年10月30日 字数:982

  ■记者 杨月锋 文/图
  “人民群众对平安建设的满意度较2020年提升1.76个百分点,社会治安满意度达98.81%,富平县获评‘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县’……”10月28日,渭南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十四五”期间平安渭南建设工作情况新闻发布会,市委政法委副书记万晓峰发布核心成效,渭南市中级人民法院、渭南市人民检察院、渭南市公安局、渭南市司法局等相关负责人同步回应社会关切,亮出平安建设“成绩单”。
  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十四五”以来,渭南市以政治引领为核心,构建“高位统筹+协同联动+督导考评”工作体系,印发《平安渭南建设实施规划》,明确79项任务,设立专项工作组动态推进重点工作,将平安建设指标纳入目标责任考核,推动13个县(市、区)斩获“平安铜鼎”“银鼎”,富平县摘得“平安金鼎”,形成全域平安建设新格局。
  在司法便民领域,渭南市中级人民法院推出系列暖心举措,当事人扫码就能获取67类“两状”示范文本,二审网上立案率超70%。全市法院推动人民法庭“立、审、执”一体化建设,设置党员先锋岗,提供上门、跨域立案服务,1耀9月缓减免诉讼费600.04万元,诉前调解成功案件7857件,11家基层法院全部入驻同级综治中心,引导分流矛盾纠纷1300余件,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化解纠纷。
  针对群众关切的电信网络诈骗问题,渭南市公安局打出“组合拳”。“今年已破获诈骗案件239起,返还群众资金1027.3万元,拦截受骗资金1328.24万元。”渭南市公安局党委委员、副局长王少飞介绍,警方通过“云剑-2025”“断卡·猎鼠”等专项行动,摧毁多个境外诈骗集团和引流黑灰产团伙,赴云南押解境外涉诈人员166名;同时,针对刷单返利、虚假投资及新型线下“两金”诈骗,警方发布“三不两要一下载”防范指南,呼吁市民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筑牢全民反诈防线。
  法治化营商环境的优化是本次发布会的焦点之一。渭南市司法局党组成员、政治处主任魏星表示,通过开展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全市已纠治“乱收费、乱罚款”等问题349个,涉企行政检查同比下降21.5%,行政处罚案件减少24.02%,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930余万元。渭南市场监管领域“白名单”制度、交通运输领域“分级分类监管”模式获省级推广,行政复议专项行动还为企业挽损30.1万元,切实为企业发展“松绑减负”。
  “平安建设没有终点。”万晓峰表示,下一步渭南市将聚焦“十五五”规划,持续深化综合治理与基层基础建设,推动更高水平平安渭南建设,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可持续。
网站备案号:陕ICP备060079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