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白描
2025年10月30日
字数:1250
■张浩文
我是1980年考入陕西师范大学中文系的,那时的中文系名师云集,其中,有一个老师让我羡慕不已,他就是白描老师。
虽然在课堂之外早已耳闻白描老师的盛名,但真正在课堂上见到他,还是被他震惊到了。白老师风度翩翩,让我们耳目一新,不过更吸引我的是白老师的讲课内容。他那时给我上当代文学课,因为他是作家,正是中国当代文学的参与者,这种身份让他与那些纯粹的学者不同,学者仅仅是一个旁观者,他们与他们的研究对象之间天然地存在着一种隔阂,因此那些从理论到理论的授课老师根本无法与白老师比肩。白老师的讲课既有理论的深度,也有对文学现场的还原,更有参与者个人的切身体会。白老师的讲课深刻、生动、充满激情,很受学生欢迎,更让我这个初入校门的学生对文学创作充满向往之情。
虽然对白老师心存敬意,但我一直没有机会向他单独讨教。不过幸运的还是在那门课程结束时降临了,当代文学的考试采用的是口试方式,我们每一个学生都要单独面对老师回答问题。我现在已经忘记了当年白老师问了我什么问题,但那时紧张慌乱的心情至今印象深刻。这种紧张既来源于学生独自面对老师时内心的压力,也来源于一个文学爱好者面对偶像作家时的激动。白老师看到了我的窘境,他和蔼地安慰我说:“不要紧张,我看你上课听讲非常专注,一定能圆满回答问题的。”果然,我后来的回答让他很满意,他给了我很高的分数。只是可惜,因为口试时间的限制,我没有机会向他请教文学创作的问题。我从来没有想到,几十年后的某一天,我竟然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再次跟白老师相遇,而他已经是鲁院的常务副院长了。
说起来这里面充满戏剧性,还得感谢白老师为我上学及时提供帮助。2005年初春,鲁院举办第五届全国中青年批评家培训班,海南作协推荐了我和另一名大学同事前去参加,我非常高兴,立即填写了相关表格,挂号寄往鲁院。可奇怪的是,直到那期培训班开学,我的同事都去报到了,我仍然没有接到入学通知!我很沮丧,向鲁院打电话询问,对方说没有收到我的材料。我觉得奇怪了,因为我寄信时反复核对地址,不会有错的,而且还是挂号信!我确信我这边没问题,一定是对方出错了。我又一次拨通鲁院电话,抱着碰运气的心态,指名找白描院长,因为我早就知道他在鲁院了。没想到他很快就接了我的电话,而且说他记得我,以前是他的学生。他答应立即查找原因,给我一个答复。过了一天,他的电话就打过来了,说是因为我的挂号信被送到传达室,传达室没有及时报送办公室,导致我的材料缺失。他给我说,你立即赶来北京,录取通知书后补,责任在我们!就这样,我像一艘沉船一样,被白老师从海底打捞出来了。鲁院学习,对我至关重要,没有白老师,我眼睁睁就错失了这个机会。
回顾与白描老师的交往,今天细想,他对我的影响挺大的。我实际上一直在心底里把他作为榜样。白描老师退居二线以后,依然处于旺盛的创作状态中,出版了纪实散文集《被上帝咬过的苹果》、非虚构作品《秘境》等,在文学界和文化界引起热烈反响,他这种视文学为生命,视写作为修行的精神,为已到退休年龄的我树立了榜样。在我的心里,白描老师是我永远的老师!
我是1980年考入陕西师范大学中文系的,那时的中文系名师云集,其中,有一个老师让我羡慕不已,他就是白描老师。
虽然在课堂之外早已耳闻白描老师的盛名,但真正在课堂上见到他,还是被他震惊到了。白老师风度翩翩,让我们耳目一新,不过更吸引我的是白老师的讲课内容。他那时给我上当代文学课,因为他是作家,正是中国当代文学的参与者,这种身份让他与那些纯粹的学者不同,学者仅仅是一个旁观者,他们与他们的研究对象之间天然地存在着一种隔阂,因此那些从理论到理论的授课老师根本无法与白老师比肩。白老师的讲课既有理论的深度,也有对文学现场的还原,更有参与者个人的切身体会。白老师的讲课深刻、生动、充满激情,很受学生欢迎,更让我这个初入校门的学生对文学创作充满向往之情。
虽然对白老师心存敬意,但我一直没有机会向他单独讨教。不过幸运的还是在那门课程结束时降临了,当代文学的考试采用的是口试方式,我们每一个学生都要单独面对老师回答问题。我现在已经忘记了当年白老师问了我什么问题,但那时紧张慌乱的心情至今印象深刻。这种紧张既来源于学生独自面对老师时内心的压力,也来源于一个文学爱好者面对偶像作家时的激动。白老师看到了我的窘境,他和蔼地安慰我说:“不要紧张,我看你上课听讲非常专注,一定能圆满回答问题的。”果然,我后来的回答让他很满意,他给了我很高的分数。只是可惜,因为口试时间的限制,我没有机会向他请教文学创作的问题。我从来没有想到,几十年后的某一天,我竟然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再次跟白老师相遇,而他已经是鲁院的常务副院长了。
说起来这里面充满戏剧性,还得感谢白老师为我上学及时提供帮助。2005年初春,鲁院举办第五届全国中青年批评家培训班,海南作协推荐了我和另一名大学同事前去参加,我非常高兴,立即填写了相关表格,挂号寄往鲁院。可奇怪的是,直到那期培训班开学,我的同事都去报到了,我仍然没有接到入学通知!我很沮丧,向鲁院打电话询问,对方说没有收到我的材料。我觉得奇怪了,因为我寄信时反复核对地址,不会有错的,而且还是挂号信!我确信我这边没问题,一定是对方出错了。我又一次拨通鲁院电话,抱着碰运气的心态,指名找白描院长,因为我早就知道他在鲁院了。没想到他很快就接了我的电话,而且说他记得我,以前是他的学生。他答应立即查找原因,给我一个答复。过了一天,他的电话就打过来了,说是因为我的挂号信被送到传达室,传达室没有及时报送办公室,导致我的材料缺失。他给我说,你立即赶来北京,录取通知书后补,责任在我们!就这样,我像一艘沉船一样,被白老师从海底打捞出来了。鲁院学习,对我至关重要,没有白老师,我眼睁睁就错失了这个机会。
回顾与白描老师的交往,今天细想,他对我的影响挺大的。我实际上一直在心底里把他作为榜样。白描老师退居二线以后,依然处于旺盛的创作状态中,出版了纪实散文集《被上帝咬过的苹果》、非虚构作品《秘境》等,在文学界和文化界引起热烈反响,他这种视文学为生命,视写作为修行的精神,为已到退休年龄的我树立了榜样。在我的心里,白描老师是我永远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