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角遇到美

2025年11月03日 字数:1443

  (图片由AI生成)
  
 ■侯美玲
  听说益王公园建成并投入使用了,我这个在王益区工作和生活了二十年的人一定要前去游玩打卡。
  益王公园位于川口大转盘立交桥下,占地面积1.28万平方米,比起一些大型公园,它只不过是个小小的“口袋公园”。
  秋末的一天,我和家人来到益王公园。阳光明媚,将高架桥下照得亮亮堂堂,桥柱、马路、房屋等建筑物都被阳光渲染成耀眼的明黄色。此刻,桥上车水马龙,桥下景色宜人,目力所及可见远方的天际线,以及“铜川1958”巨型雕塑,给人一种精神上的力量。告别了盛夏的繁茂,草木显得清朗疏阔,光线在树叶间穿梭,在弯弯曲曲的跑道上投下斑驳的光影。信步而行,园内树木上的叶子变黄变红,拼接出立体多姿的五彩斑斓,银杏的叶子最可爱,像一个个金黄色的蝴蝶,在微风下翩跹起舞。
  天空湛蓝,云朵洁白,空气中透着清新,来公园的市民络绎不绝,有的在跑步,有的在打篮球,有的在打乒乓球,一位老人低着头用清水在地上练字,一个刚学会走路的小女孩蹒跚着追着一枚掉落的黄叶……大家各行其道,彼此互不干扰。
  以前,川口高架桥下一直处于荒废状态,夏天蚊蝇飞舞,冬天荒草满地,加之桥上雨水直排,根本没有人敢走近,属于被遗弃的空间。为了重塑城市边界形象,一场更新从这里开始。区政府抓住建设国家“海绵城市”的政策机遇,组织实施绿化提升改造工程,建成高架桥、公园及地下蓄水三层结构,实现吸收、储存、渗透和净化雨水的海绵效应。在改造过程中,除了修复原有景观,还重新划分了空间布局,在园内铺装道路、安装设施、种植草坪等,移栽的红叶李、柳树、松树、银杏、冬青、香蒲、月季、剑兰等树木和花卉,全方位提升了整体景观效果,顺便吸引了周围居民来此游玩打卡、休闲健身。
  改造中的“口袋公园”从起伏曲折的高架桥中寻找灵感,将圆弧形的空地变身为富有生活气息的运动园林。园内曲径通幽,周边点缀植物花草,篮球架、乒乓球案、上肢牵引器、扭腰机、云梯等健身器材应有尽有。红蓝相间的彩色塑胶跑道绕园一周,亮丽的色彩有利于多巴胺的分泌,在视觉冲击中尽显活力,让人感受到运动的快乐。行走在跑道上既舒适又安全,即使耄耋老人也不担心滑倒,真是既细心又贴心。随处可见的座椅、整洁方便的卫生间供来此休闲的人们使用,因为有桥面遮挡,下雨天也可以随意运动。懵懂的孩童、上班的青年、年长的老者以及买菜途中的市民,都能在这里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
  不经意间,遇见了在附近医院工作的小陈。他穿着运动鞋,在塑胶跑道上快走。久别重逢,我们边走边聊。他告诉我,上班时间忙忙碌碌,下班回到家里还要辅导两个孩子学习,便趁着午休时间前来锻炼。
  继续前行,园内的文化大石和雕塑让人眼前一亮,上面用文字和图画描绘了王益区区名的溯源,浓浓的历史和文化气息扑面而来。传说,区名源于元代皇胄“同官义王”王彦龙的历史典故。王彦龙是成吉思汗直系子孙,为躲避明朝兵将追杀更为汉名,于1370年辗转来到同官,在王益村、避难村、莫火村一带剿灭劫匪、采药治瘟、赈济灾民、泽及乡里,其居住的村子称为义王村,后更名为王益村,王益的区名由此而来。
  公园是城市的“绿肺”与名片,也是偏安一隅、闹中取静的小天地。亲近自然、拥抱绿色,坐在舒适的椅子上晒太阳,身上暖暖的。看着身边的草木,感觉时间变得悠长,淡淡的时光穿过静好的岁月,一切富有诗意,而远方就在眼前。
  是啊,益王公园不仅是城市的审美底色,更是城市的诗意剪影。让我们放慢脚步,在家门口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散步,或是来一次酣畅淋漓的跑步吧!开窗见绿,出门进园,转角遇到美,用视觉和触觉感受来自家门口的“诗与远方”。
网站备案号:陕ICP备060079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