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静

2025年11月03日 字数:1037
  ■翟红芳
  文友邀请我参加他的新书发布会。依我如今这种不喜热闹的心境,本不想去。但一想到他对我这个寂寂无闻文友的在乎,又觉得应该去给他捧场。那天去的人很多,几位知名的文学大咖也去了,很多人都围上去打招呼、合影。我选择一个角落坐下,没有融入这种热闹。对大咖我是景仰的,但秃子借电灯增亮的事,我是不齿的,除非人家和我熟络。
  聚餐期间,是文友互相认识、高谈阔论的时候。活跃分子都顾不上吃饭,到处和人碰杯、加微信,我只是和熟悉的几个文友说话,被动地应付觥筹交错的场面,对这种喧嚣有一种心理上的疏离。我有些惶惑:这般疏离,是不是心态提前老了,对文学倦怠了?
  想起退休前的时光,那时的我算得上是一个社交达人,而且有很强的气场,只要朋友聚会,笑声最多的一处必有我的身影。我爱那高朋满座的喧腾,享受那运筹帷幄、将一众人与事安排得妥帖周详的成就感。就是在文友圈里,我也喜欢品茗论道、激扬文字的雅集。那种志同道合的欣赏、思想碰撞的热烈,常常让我兴奋不已。
  退休后的日子,像一把松开的沙,散漫、匀净地流淌着。我再不用追着钟点行色匆匆了。晨起练练八段锦、打打太极拳,然后安静地看看书,或者听着喜马拉雅做家务、精心做顿素简的饭菜;午睡起来,打开电脑,任凭思绪如溪水般潺潺流出,不成章法,却尽是真心和恳切;晚饭后再跳跳广场舞,惬意与美好都有了形状。我渐渐适应并喜欢上了这种独处的自在与安静。
  这静,并非空寂,而是满的。它像一泓深潭,将往日所有的喧嚣都沉淀了下去,水色澄澈,终于能清晰地照见天光云影,照见自己的形貌。灵魂奔波了大半生,在无数的角色与场合间穿梭,沾满了风尘与功利的印记。如今,它终于回家了,可以细细地拂去尘埃、安放妥帖,倾听内心的声音,耕耘好自己的田畴,这比什么都踏实。
  自然,我也并非全然地离群索居。往日关系深厚的朋友还是会常常记挂,志同道合的文友也会经常在微信中交流,一些有意义的活动也会选择性参加,出外旅游感知世界也一直是我的爱好。昔日喜爱的文学活动,渐渐疏离,也并非不爱文学了,恰是因为热爱,便不愿它再沦为一种浅薄的社交。真正的文友,不在那推杯换盏的席间,而是能写出打动人的作品、待人真诚、既能“和光”又能“同尘”的人。
  王维有诗云:“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我曾以为这是无奈的颓唐,而今才品出其中的滋味。这不是消极,是澄澈;不是衰退,是升华。
  我的热闹,从前在身外,如今,在心里。我愿守着这份清净,有书卷可读,有文墨略通,有太极的圆融,有舞步的轻盈。不再需要那么多外在的认同,自在安静地活着就挺好。
网站备案号:陕ICP备060079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