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诈骗套路曝光
领“免费红包”秒被扣费 专坑老年人
2025年11月05日
字数:876

(图片由AI生成)
如今的智能手机已深入千家万户,无论是社区广场上翩翩起舞的大妈,还是树荫下悠然对弈的长者,几乎人手一部手机。大家沉浸在短视频的世界里,热衷于领取各类优惠福利。
但令人忧心的是,看似诱人的“点击即领66元红包”“走路也能赚钱”的宣传标语实则暗藏玄机,那些专为中老年人量身打造的骗局层出不穷。许多老年人辛苦积攒起来的养老金正悄然流失到这些陷阱之中,金额从数百元到上万元不等。
不少老年人都曾遭遇过类似情况:正在观看短视频时,突然弹出了“关注公众号即可领取100元现金红包”的提示,想着只是点一下并无损失,结果刚完成操作,手机便收到银行扣款通知——148元已被划走。事后翻看交易明细才恍然大悟,所谓的“关注成功页面”,实则是精心伪造的支付确认界面,用户在毫无察觉的情况下就完成了付款流程。
还有一些老年人会被“每日步行可提现”的广告所吸引。广告宣称只要每天完成指定步数,就能获得几十元的奖励。既能锻炼身体,又能增加收入,听起来两全其美。然而,一旦你下载安装该应用并登录了账号,系统会立即自动扣除798元的费用。受害人尝试联系客服解决,但多次拨打售后电话均无人回应;点击所谓的退款通道,跳转出来的却是无关网页和虚假广告,根本无法实现退费。更为棘手的是,“幽灵扣款”往往不留痕迹。资金被划走后,账单中既无明确收款方名称,也缺乏具体消费说明,仿佛钱财凭空蒸发了。遭遇“幽灵扣款”后,老人们的维权过程普遍艰难曲折,想要追回被骗款项成功率极低。部分受害人账户甚至出现连续多笔异常支出,累计损失高达上万元。
受害人首先向支付平台寻求帮助,但客服通常以“需联系实际收款商家处理”为由推脱责任。而所谓的商家,往往没有有效的联系方式,留下的电话号码或长期占线,或在接通后否认存在扣款行为。即便找到了所谓的退款入口,进入后也只是跳转至一堆无关的推广页面,完全无法进入正常的申诉流程。只有极少数的老年人能在子女的协助下,通过多次拨打消费者投诉热线12315,经过近一个月甚至更长时间的反复沟通,最终勉强拿回部分资金。整个过程耗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对于年迈者而言,无疑是对其身心的双重折磨。
记者 曹晏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