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旬老人生命垂危 医联体协作跑赢“生死赛”

2025年11月06日 字数:768
  阳光讯(记者 张华)近日,来自西安市高陵区的81岁马先生经历了一场惊心动魄的生命救援。从当地医院的紧急心肺复苏,到通过医联体“绿色通道”迅速转运,再到西安市中心医院成功完成起搏器植入术——这场跨越区域的医疗接力,成功挽救了老人的生命,彰显了医联体协作下高效、专业的救治能力。
  近日,当81岁的马先生在家中被家人发现时已意识不清,呼之不应,情况危急。家人立即拨打120,将其紧急送往西安市高陵区医院。到达医院后,患者病情急转直下,出现了心脏骤停。医护人员立即展开抢救,进行胸外按压,为患者提供基础生命支持。为寻求进一步救治,在医联体转运机制的高效协调下,患者被迅速转至西安市中心医院经开院区。
  入院后,为明确心脏骤停原因,并确保检查过程中的绝对安全,心血管内科治疗团队在临时起搏器的保护下,为患者进行了冠脉造影检查。检查结果显示该患者冠状动脉血管通畅,排除了急性心肌梗死的可能。最终,该院心血管内科团队精准锁定病因——“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即心脏的“电路系统”完全中断,导致心跳极度缓慢乃至停搏。
  在临时起搏器的保护下,患者心律趋于稳定,意识恢复。但要根本性解决问题,必须植入永久起搏器。数日后,西安市中心医院经开院区心血管内科一病区主任吴冠吉团队为患者实施了“双腔永久起搏器植入术”。术中,手术团队凭借精湛技艺与丰富经验,将心房和心室电极精准放置于理想位置,测试参数完美,起搏器工作稳定。手术成功完成。术后,患者安返病房。目前,老人生命体征平稳,正在康复中。
  该例患者的救治,是一场跨区域的生命接力。高陵区医院的及时、有效的心肺复苏是挽救生命的第一棒,为后续治疗奠定了基石;而畅通的医联体转诊机制,则像一条生命“绿色通道”,将患者无缝对接到拥有更高救治能力的西安市中心医院,完成了决定性的后续治疗。这充分体现了“基层首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诊疗模式的巨大价值。
网站备案号:陕ICP备06007924号-1